蓝狮注册 首页 关于蓝狮 业务范围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你的位置: 蓝狮注册 > 业务范围 >

1925年,蒋介石只是黄埔军校校长,为什么短短一年就掌握了大权?

发布日期:2024-06-09 20:17    点击次数:130

1925年的蒋介石在广州大本营里并不排的上号,虽然被孙中山先生任命为黄埔军校的校长以及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并没有接近权力的中枢,但短短一年后,蒋介石却异军突起,挤掉了孙中山安排的接班人,成为国民党实际上的一把手,不得不说,这一年,蒋介石并没有闲着。

中山舰

但如果说靠蒋介石自己的能力布局也太高看他了,他只不过在当时的复杂的历史局势中浑水摸鱼,加上自己一点点的运气,最终从幕后走上了前台,而这一年,他的经历也是相当丰富。

在国民党说不上话的蒋介石

陈炯明第一次叛乱的时候蒋介石冒着危险跑到永丰舰上保护了孙中山,给孙中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只是留下深刻印象而已,并没有过多的说什么,直到筹建黄埔军校,筹建之前,孙中山打算派几个人去苏联学习。

1919年的蒋介石

一开始打算派粤军军长许崇智,但许崇智深怕自己回来后军长位置没了,各种拖延,不得已又派廖仲恺去,但廖仲恺太忙了,也对去苏联不感兴趣,这也不去,那也不去的,却让蒋介石看到机会,于是毛遂自荐,加上孙中山对他印象不错,就安排他去苏联了。

去苏联后的蒋介石也成功的跟苏联人搭上了线,为日后崛起埋下伏笔,而在苏联时期的蒋介石还阅读了大量马克思学说和俄国革命的资料,对俄国革命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多次建议孙中山学习俄国革命经验。

不过回来后的蒋介石也没有立即安排校长职位,得亏张静江和许崇智的极力推举才得以成功,张静江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至于许崇智只是不想让程潜干,机缘巧合下,蒋介石成为黄埔军校校长。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开学典礼后合影,蒋介石(中)、何应钦(左)、王柏龄(右)

但此时的蒋介石顶多算一个军人,在国民党内部基本排不上号,比他资格老的多了去了,也因此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时候蒋介石什么都没捞到,反而毛委员成为17名候补委员之一,这也让蒋介石非常失落。

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陷入了内讧

1925年初,孙中山受邀北上却不幸在北京去世,孙中山此前安排的接班人是胡汉民,而胡汉民此刻正担任代理大元帅的职位,相当于古代的监国一样,按理说他接任并没有什么问题,但问题是另一边的汪精卫表示不服气。

1925年初的蒋介石只是一个军人

同是追随孙中山先生,凭什么由你来接替大位,况且有资格接任的不仅仅有汪精卫,还有廖仲恺,所以说胡汉民的位置并不稳固。

不过廖仲恺一门心思搞革命,并不热衷于权力,真正想染指权力的其实是就是汪精卫, 而且汪精卫不仅和孙中山北上,还起草了孙中山的遗嘱,可谓是孙中山任命的最后见证者。

但不管是胡汉民事实上的地位还是汪精卫的野心,真正决定的其实是苏联人,孙中山提出联共联俄后,苏联不仅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还安排顾问前来改组国民党,以至于苏联人在广州大本营有着强大的控制力,因此对苏联的态度成为他们支持的关键。

这三人廖仲恺支持联俄联共,胡汉民反对联俄联共,汪精卫则属于两面派,至于蒋介石,其实一开始并不被苏联人看好,只是蒋介石发表了不少支持联俄联共政策的言论,让苏联人认为他是一个坚定的左派,有了扶持他的心思。

廖仲恺

就在大家争权夺利的时候,1925年8月19日,廖仲恺被刺,一下子引起了轩然大波,针对刺杀案,汪精卫、许崇智、蒋介石三人组成特别委员会,发誓要彻查此案,调查来调查去,却发现这个案件的主谋居然是胡汉民。

根据调查结果,主谋是以胡毅生、邹鲁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凶手是粤军旅长朱卓文收买的歹徒,其中胡毅生是胡汉民的堂弟,朱卓文是粤军军长许崇智的部下,这个结果出来,矛头直指胡汉民和许崇智。

实际上廖仲恺遇刺案到底跟胡汉民和许崇智有没有关系,这个事并没有明确的证据,即便胡汉民和许崇智极力辩解但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根本没人听,最终胡汉民被汪精卫送去苏联考察,许崇智则被送到上海。

廖仲恺遇刺案至今没有定论,但最大的受益者却是汪精卫和蒋介石,汪精卫掌握国民党权力中枢,蒋介石政治军事双丰收,成为仅次于汪精卫的国民党二号人物,当然这其中苏联的支持是蒋介石最大的助力。

蒋介石与季山嘉的矛盾,促成“中山舰”事件爆发

蒋介石的上位与苏联的军事顾问鲍罗廷的支持有很大关系,但不久鲍罗廷被调回去,取而代之的则是季山嘉,本来两个人相处还不错,但却因为北伐的问题而不断爆发矛盾。

鲍罗廷

蒋介石力主北伐,毕竟北伐可以获得巨大的军功,稳固自己的地位,而且得到孙中山的认可,北伐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但季山嘉却坚决反对北伐,多次争吵,一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名义上季山嘉表示北伐时机未到,其实是苏联人不打算支持蒋介石北伐,此前苏联一直在中国寻找盟友,南方找的是孙中山,北方找的是冯玉祥和郭松龄,此时的北方政权由冯玉祥控制的北洋政府和张作霖的奉军掌握,现在冯玉祥搞定了,只要支持郭松龄反奉,推翻张作霖,北方就能被苏联掌控。

郭松龄反奉,蒋介石元气大伤

既然北方能掌控,南方也是苏联人的盟友,没必要费力打过来,因此基于这个考虑,苏联以及季山嘉坚决反对蒋介石的北伐。

蒋介石和季山嘉的矛盾让一些国民右派看到了机会,胡汉民一走,他们群龙无首,现在看到蒋介石和苏联闹得这么僵,不如借此机会赶走中共的势力,说做就做,在1926年3月初,这些人在广州城散发诸多反蒋传单,故意大写特写蒋介石与苏联的矛盾。

这让蒋介石以为苏联开始放弃他了,苏联要联合汪精卫把他搞下去,恰好黄埔一期的学生,也是中共身份李之龙升任海军局代局长兼中山舰的舰长,本来多疑的他更加认定这件事有可能真的。

李之龙

但他没有立即行动,反而去探探汪精卫的口风,以辞职为名试探汪精卫态度,本来汪精卫因为苏联的事情头疼不已,一听蒋介石辞职气不打一处来,直接同意了蒋介石的辞职,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他认为蒋介石和季山嘉的矛盾太深,现在让蒋介石离开一段时间或许能缓和与苏联人的关系。

本着这样的考虑,在蒋介石眼里却认为这件事是真的,汪精卫果然想要把他搞下去,到手的权力怎能吐出来,恰好一个不同寻常的事情突然爆发了。

1926年3月19日清晨,李之龙接到通知说蒋介石要求把中山舰开到黄埔执行公务,李之龙没有多想,按照命令将中山舰开到了黄埔军校,本来事情看起来似乎很正常,但没想到汪精卫先问蒋介石去不去黄埔,蒋介石自然一懵,没打算去啊。

不久李之龙又打电话告诉他,中山舰已经到达黄埔,但苏联人想要参观中山舰,是不是得开回来,蒋介石这才知道中山舰居然在自己没有发布命令的情况下去了黄埔。

到底是谁安排中山舰去的?

那么到底谁安排中山舰出去的呢?根据调查是黄埔军校驻广州办事处主任欧阳钟发布的,以蒋介石的名义安排李之龙去的,欧阳钟是国民党右派,所以这件事就是国民党右派策划的,目的是挑拨蒋介石、苏联以及中共的关系,最后闹的不可收拾,将他们赶走。

本来就误信苏联要搞他的蒋介石直接先下手为强,直接宣布戒严,包围苏联顾问住所,驱逐国民革命军所有共产党员等等,这就是著名的“中山舰事件”。

蒋介石和陈洁如

不过蒋介石发动事变后却发现苏联和共产党人一点动静都没有,如果想要搞他不可能一点准备都没有,也因此事件后各界一片哗然,蒋介石也意识到叛乱的居然是自己,那么如何收场呢?为了保命,只能选择道歉,引咎辞职。

本来蒋介石都打算走了却发现事情走向出乎他的意料,首先就是汪精卫一看局势变成这个样子直接撂桃子不干了,蒋介石成为一把手上来了。

其次是苏联的态度,苏联不仅没有埋怨他,反而将季山嘉调回国内,安排老熟人鲍罗廷来广州,顺便公开支持蒋介石北伐。

苏联人态度转变的原因就是郭松龄反奉失败,冯玉祥被迫下野,在北方的两个盟友都没了,只能选择蒋介石的北伐了,恰好胡汉民又从苏联回来,右派本来想要支持胡汉民上台的,但苏联人不答应,选来选去,只有蒋介石最合适。

至于共产党这边,其实表示准备武器反抗的,但遭到苏联人的反对,当时苏联认为只有国民党才可以完成革命,让共产党妥协一下,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好说歹说,加上各种威胁,最终停止了斗争。

一年后,国民政府定都南京

苏联的操作蒋介石自然看在眼里,趁热打铁开始实现自己的计划,虽然表面请回了被赶走的共产党人,随后却制造了“整理党务案”,推行一系列政策,让联共联俄的政策已经是名存实亡,也让共产党人在国民党中的影响力迅速衰减,也为日后四一二政变埋下隐患。

可以说“中山舰事件”就是影响蒋介石一生的重大事件,至此一飞冲天,一直掌权直到去世。

而蒋介石的上位,苏联人在背后功不可没,苏联认为蒋介石有军事实力,汪精卫则没有,只要蒋介石能站在联俄反帝的立场,苏联就会支持他,纵容他,不断对蒋介石让步,共产国际也是扶持蒋介,都认为蒋介石上台后会依靠苏联实力,成为苏联代理人。

可惜他们看走眼了,掌权的蒋介石立马投向英美怀抱,苏联为英美做了嫁衣。



----------------------------------
栏目分类
相关资讯